發聲首頁> 發聲高校> 青少年發聲獎> 2017青少年發聲獎【活動課程介紹】

2017青少年發聲獎【活動課程介紹】

2018/02/28


2017年,青少年發聲獎正式進入新的里程碑,徹底轉型,雖然維持以比賽的型式邀請 13-19歲的同學們參賽,但從徵件比賽,改成資格選,第一階段共錄取了超過百位同學,導入長達八個月的訓練課程,借重專業師資的參與、細膩慎重的課程、不間斷的陪伴,開啟全新的與學生一起創作模式。在教育方案進場後,我們也更謹慎的與成人工作者互相提醒,如何在引導與討論間,捍衛青少年的主體意識,尊重青少年的創作獨立性,誠懇地交流彼此的經驗,教學相長,創造一個不同世代相互溝通、彼此認識的歷程。
 
這個美好的旅程或許充滿嘗試、挫折不斷,但我們與一大群青少年朋友從2017年四月一起走到了2017年末。在這個展場中,很大一塊的展區呈現了2017青少年發聲獎的過程與成果,同學們也從第一堂課的相遇,到一起完成了佈展的工作。
 
每一個作品都是參賽青少年的一段人生,邀請你一起經歷這樣的青春歲月。
 
2018青少年發聲獎報名:https://goo.gl/ZfyzsK
 

【文字組】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當這句順口溜成為青少年間無人不知的調侃時,寫報導的人突然備受挑戰。文字,影響人類進步的重要發明,歷史紀載、知識傳遞、溝通協調,無一不靠文字來進行;而今,網路讓我們每個人都成了自媒體,如何利用文字來發聲,說出一個有自己觀點的故事,成了這個世代傳統又更具有挑戰的事情。
 
2017年青少年發聲獎文字組,設定以「專題報導」為創作型式,邀請許多業界有名的一線記者、老師來進行課程與帶領,並以不斷在田野中學習為方向,希望找出這個世代好好說故事的能力。
 
課程中,我們先邀請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囧很大》的作者─林靜梅來談談「新聞是什麼?」,在網路時代後,新聞的定義越來越複雜,縱使做了十幾年的記者,在業配充斥的時代,到底什麼是新聞也是專業記者不斷的在反思的。接著由曾任報社記者,現邊帶孩子邊寫作的文字自由工作者─諶淑婷,透過自己對新聞的理解、分類,無私地告訴大家如何製作一個專題,將探問的技巧、蒐集資料的方法傳授給同學,也讓同學透過閱讀、討論獲獎專題的方式,理解專題報導的各種可能。GJ!!!Taiwan台灣幹得好新聞社的創辦人─黃書緯則讓同學挑戰最有趣的新媒體,在媒介不斷轉換、分眾、多螢幕、直接衝擊的時代,新聞與我們之間關係的轉變,是非常劇烈的。雖然專題報導是項傳統的書寫,但如何有更大視野的想像與寬闊胸襟去面對不同媒介的挑戰,是青少年世代要共同面對的。另外《南風》的作者鐘聖雄、許震唐則以這本書做為討論攝影與文字結合的可能;自由記者、《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的作者胡慕情,則在最後從自身經驗出發,談論報導與田野的倫理,透過這堂課的收攏,讓青少年同學對於尋找問題意識、探究真實的過程中,用更有方法的方式進行。
 
接著,我們選擇了台灣的三個社區,花蓮鳳林鎮北林社區、高雄後勁社區、彰化大城鄉台西村作為小田野的實踐。在游婉琪、李又如、胡慕情等三位線上記者帶領下,事前的蒐集資料與討論,讓同學們本身對於這個本來陌生的社區有更多認識,更在暑假進入田野,緊湊的兩天一夜行程中,有豐沛的社區生活認識、感受,就在種完田、出海回來後的夜間,則有田野記者導師帶領不停地討論與確認,尋找出專題與確認訪綱,更在有限的八小時內完成採訪,並在田野結束後彼此持續分工以團隊完成專題。
 
經過半年的課程、田野實作到決選,總共有七位同學進入「完成自己想做的報導」的最後階段。在比賽之初的海選報名資料中,每位同學都曾寫過自己想要報導的專題,但在經過半年來一系列課程與田野後,重新再思考自己想要完成的報導主題,並重提製作計畫。發聲獎接著邀請並媒合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的管中祥老師,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的製作人吳東牧,報導者的總編輯何榮幸、資深記者房慧真、豐年社的社長汪文豪、記者林慧貞,今周刊的記者呂苡榕,專欄作家黃哲斌等人,分別指導同學們完成自己的獨立報導。
 
每位媒合的專業指導者的任務,在於陪伴同學確認專題方向與訪綱,並在採訪完成後,提供這些田野的蒐集素材運用到專題撰寫上的建議。許多老師會要求同學完成訪談逐字稿,並補上自己調查的資料,從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建立,陪伴同學在創作歷程中學習。而在報導篇幅上,雖然比賽有主稿、配稿、特稿的要求與設計,但因為近年來的專題報導並無特定格式,反而照自己熟悉的屬性找出特色才是趨勢,所以發聲獎也給予極大的空間讓田野老師與同學們共同討論決定。在撰寫的過程中,常見同學被信任的受訪者的意見牽著跑,又或蒐集了大量資料卻抓不著重點,但指導者不會多加介入,反而讓學生作者們自己衝破困境,找到自己的觀點,慢慢梳理出自己的思考與書寫結構,完成自己最想傳遞的文字。
 
在專題完成後,也請編輯過許多不同刊物的林佳禾、黃書緯兩位媒體工作者來替同學們建立編輯的想像。當代少見報導拿出來展覽,但網路上的專題閱讀也需要好的編輯相輔相成,同學們在課程中決定用最傳統的報紙作為練習的編輯形式,將七篇報導凝聚成為一份簡單的刊物,作為這一年課程的最後呈現,並在同激烈的討論後,以《抱島》為題,除了取「報導」的諧音,也展現這群年輕人對於台灣島嶼的熱愛。
 
在發聲獎最後評選階段中,邀請評論家張鐵志、身兼詩人與記者身分的羅毓嘉、媒體工作者林佳禾參與,三位評審都對作品表示驚豔,但也看出其生澀之處,鼓勵學生們可以更清楚的設定對話的對象,並期許大家不要放棄以文字作為說故事的方法、與社會溝通的橋樑,從自身出發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所思所想。
 
青少年發聲獎希望可以鼓勵年輕人,說出自己想要說出的話,而參賽的同學們也將這份最後的專題報導,視為自己給自己的責任。我們可以看見這七篇報導分散在不同議題領域,細看每個題目背後的脈絡,都有同學們自己想跟社會對話的動機。歡迎你停下來看看這幾位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想要發聲的故事。
 

【攝影組】

攝影組的徵件作品,一直是青少年發聲獎自2005年創辦以來的熱門組別,每年投件量都在兩三百件以上,還曾經有一兩年飆高至六百件,足見隨著拍照工具及門檻日益降低,隨手拍照已經成為青少年的一種生活習慣。比賽件數的提升並未實質的增加青少年作品的多樣性與自主性,更多類似的、被動的、微觀的影像生成,成為發聲獎歷年評審過程中最受討論的隱憂。在2017青少年發聲獎的改版中,我們嘗試在第一階段的海選過程,邀請投件者上傳既有作品以及未來拍攝計畫,以「現狀」進行挑選,找出40位喜愛攝影,並長期以拍照作為一種自我表達的同學,透過長時間的課程,進行階段性晉級式的馬拉松訓練,希望參賽同學們可以意識到,「創作」不再是輕易地按下快門,主動親近並理解拍攝的素材、好好想清楚自己的觀點與表達的主題,是器材與技術精進前更必要的練習。
 
發聲獎攝影組的系列課程開始於兩天一夜的工作坊,第一堂課我們邀請到攝影家陳敬寶老師,與同學們先從攝影原理─針孔攝影談起,從剛開始看似枯燥的針孔相機製作,到讓大家用自己製作的相機拍攝一張作品,再回到暗房等待藥水默默地將自己的影像沖出……,藉由這個經由針孔大的小洞,利用光線的反射原理,僅有一次機會直接成像在相紙上的過程,敬寶老師帶領大家認識,即使在這樣最傳統原始的方法中,仍有許多嘗試的空間和可能性。同學們開始回頭思考,現在拍照與分享如此容易,器材和形式的限制也越來越少,創作者應該更認真思考自己真正想透過鏡頭表達什麼?以及,攝影的極限又在哪裡?
 
同學們常常在面對「很藝術」的照片內心充滿困惑,以及不太確定自己拍的「照片」與「攝影作品」之間有什麼差異?「Lightbox攝影圖書室」館長「阿定」曹良賓,來到工作坊與同學們分享當代攝影的多元樣貌。於不同面向的攝影創作中,從青少年最有興趣的題材「自拍」切入,進而一步步探討攝影家其攝影行為、影像內容、意識形態,也因為透過影像創作,混合了自主觀念和預設外在觀看的眼光,這樣子的一種複雜狀態,向現場學員們傳遞了一個重要想法:當代的攝影作品的形式和媒材如此多元,不只在於你拍攝的內容,同時也和思考的事情密不可分!
 
在練習表達自己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鼓勵同學用一些不同形式的工具來發聲,因此我們在工作坊中,也規劃「攝影組」和「文字組」共同上課,邀請鍾易庭老師先透過一篇文章讓同學們討論攝影影像與紀錄文字兩者相互彼此影響與工作關係,最後經由多篇創作作品,有些是文字、有些是攝影、但也有兩者兼具,便是想讓學員們思考在觀看、思考和閱讀文字與攝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最後,用維根斯坦的一段話當作總結:「一個人對於不能談的事情就應當沈默。(what we cannot speak about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每一種媒材在每一個人手上都有極限,而去了解這件事情,對於創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會知道如何選用最適切的方式,去談論我們想說的想法。
 
當課程從一個階段進入下一個階段,有些學員非常努力且積極進行創作因而晉級,有些學員因諸多因素而無法繼續參與。最後共有13位參賽學員晉級。在最後一堂團體課程中,我們邀請了攝影家黃建亮介紹大量攝影作品,並讓同學練習表達自己看到的訊息與觀點,以及藝評人張禮豪闡述經典攝影作品背後創作的脈絡,讓同學搭配影像照片的反覆觀看。進入決賽的13位同學,同時必須提出接下來長達半年的個人創作提案,每人以5分鐘時間,分別向四位專家黃建亮、張禮豪、吳孟真、施昀佑說明自己的提案內容,並一對一給予提案上的修正與回饋。從提案緣起、內容、執行方式,學員們必須不斷重覆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專家們也因此可以利用機會幫助同學釐清自己的發現與盲點,一步步紮實地聚焦拍攝主題,方能進入創作的環節。
 
最後階段,13位參賽學員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圈,進行各自的最終提案創作。這過程,臺北、臺中、彰化、臺南四區分別由金門的隨行老師陳敬寶、鍾易庭、施昀佑、李旭彬主持聚會,定期三至四週相約碰面一次,學員將創作進行時所遇到的疑問提出,老師也會每一次各別針對創作者的狀態給予新的練習任務並進行驗收,因為有固定面對面的機會,同學們於每一個創作環節上都可以尋得專業的建議參考,發聲獎的工作人員也會適時引入其他的學習資源或是協助。
 

把「被遺忘的能力」重新尋回是我們與學員陪伴創作過程中,時時提醒與討論的。相信青少年絕對擁有強大的洞察能力與自我思辨,對於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利用更細膩的五感覺察,並認真思考與自身的關係,開始蒐集資料、努力追問探求,許多從未發現或從未思考過的事情,都一再的成為生命新的可能。這段青春無限、成人未滿的創作經驗,或許只有身為創作者才能體會過程的酸甜,也因為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啟動創作的無限可能─他們勇敢說出自己的聲音,歡迎你一起來觀看。

 


【文字、攝影移地訓練─金門】
 
為了「攝影組」與「文字組」共同創作的契機,也期待創造與當地環境的情感連結,我們進行了一場華麗外拍紀錄團─金門移地訓練。
 
暑假的八月與攝影組結合,探訪發聲獎初選入圍的同學們更陌生的離島金門。採用故事報導營的形式,我們走入後豐港、古寧頭、古崗村與烈嶼鄉,慎重邀請到四位文字工作者:胡慕情、游婉琪、白怡君、何欣潔,以及四位台灣重量級攝影家:鍾易庭、施昀佑、陳敬寶、李旭彬,帶領陪伴文字、攝影組學員進行四天三夜影像創作,一塊感受金門風情,並且在深度感受當地生活模式後,與老師們不斷討論尋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現地著手進行個人的文字專題報導及影像創作。
 
創作的過程中難免迷失,或是苦無思索不出新的方向,但我們對身旁的人事物的關心和情感是永遠存在的。學員們各自深入當地聚落,每天從事聚落居民的「生活」,每一個段落的介紹或認識結束後,學員與老師隨即展開與創作相關的討論。有抓緊對當地文化的好奇,以當地的傳統手藝、建築、人民作為創作題材,也有對自然議題感興趣,從海洋環境、山林生態到戰地痕跡,搭配當地居民們不吝嗇的分享和幫助。創作的過程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與聚落產生連結,將自己的感知和發現做集合,更得要從龐大的新資訊裡找到屬於自己創作的命題,理清脈絡、田野搜集、反覆拋接。學員不斷被提醒關注「系列」的創作,將先前已經釐清的主題,放入一連串的照片之中,透過影像化的選擇、編排,讓每一張照片可以相互產生對話、進而與閱讀者產生對話,好好說完一個故事。藉由這樣子的創作來詮釋對這片土地的關心和期許,也因為曾經產生的情感,學員們在結束金門的課程,回到各自生活狀態後,也會開始主動留意金門博弈公投、鱟保育、本土文化保存與流失等等議題,生命中多了一個會想念掛懷的地方。
 

【短片組】

2017青少年發聲獎短片組的徵選活動,是由參賽同學們自行建立劇組,並提出劇本大綱及拍攝計畫。初審的評審團從四十隊參賽者中,挑選出了十七隊,進行長達四個月的初階課程,每次課程間隔四到五週,讓同學們可以回家反覆的練習消化所學,並透過階段式的作業,漸漸的完成一份可以執行的創作腳本。2017發聲獎作為轉型第一彈,課程設計的思考仰賴的是過去歷屆比賽評審老師們留下的評語與建議,及所有參賽同學們的創作動機等資料,整理出幾個明確的方向,一、如何從生活中找到創作的主題,二、如何將創作的靈感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三、如何增進自己的影像能力,四、劇組的團隊工作與分工。
 
第一堂課邀請到易智言導演,以劇本創作為題,進行兩天一夜的課程,兩天中同學反覆的被追問,「你到底想要說什麼故事」,「這個故事為什麼你非說不可」,進行到故事發展時,反覆檢驗故事的「主題」,是想要處理怎麼樣的欲望與衝突,角色該怎麼建立,角色如何推動劇情,需要做哪些資料收集以及田野調查,情節與情節之間如何扣連,故事架構是否合乎邏輯,並且在課程現場直接書寫、討論、發表,導演與同學互相給予意見並提問,透過別人的建議重新檢視自己的思考脈絡,也嘗試理解創作者與觀眾之間對於故事認知的落差。
 
第二堂課進行「影像基礎語言」的訓練課程,請到影評人陳平浩老師,從「看電影」開始,磨練對於觀看影像的能力,從中打開對於影像製作的想像,這部分課程設計除了來自於過去評審們的建議,更是長年來大量的與熱愛拍片的同學們一起工作的發現──雖然現在是影像充斥的時代,用手機、平板等媒介可以快速的看到大量的影片,但真正專心的看一部電影,並與其他人一起討論電影中的「安排」,卻是相對缺乏的,所以此次特別從電影史開始,透過不同時代的影像,發現影像中的形式語言。當同學能敏銳的察覺創作者精心的安排,如何影響一部作品的風格、故事的發展、劇情的走向,並能從這些形式中看見除了劇情與議題之外,更多影像做為電影主體性的發揮,將有助於同學在自己的創作中更縝密的思考每一個細節。
 
除了「看見」影像語言之外,同時請到李建成導演替同學進行鏡頭語言運用的實作課程,長鏡頭是什麼?中景、近景、遠景分別有什麼意義?要選擇仰角拍攝還是俯角?攝影機的運動會怎麼影響拍出來的成品?如何從文字故事變成分鏡腳本?除了講解基本的概念與定義,李建成導演也實際運用教室的空間,讓同學實作了一個簡單敘事的分鏡練習,並且詳細的檢討,經過這次的課程,同學們開始意識到「影像」本身做為語言的一種,與一般的文字敘述有什麼不同,並思考該怎麼靈活運用。
 
第三堂課是以表演課為主,搭配說故事的訓練,以及劇本邏輯的課程,邀請到的是劇場界的大師羅北安老師、姚坤君老師、劉長灝老師。參加比賽的同學到此階段的課程,多已有一份劇本的雛型,因此老師們就以這份劇本為底,開始磨練同學們的表演,配合劇場遊戲,在「聲音」、「表情」、「肢體」上加強訓練,並且在對白的閱讀中,察覺劇本邏輯的問題,或是角色安排上的合理性。每一次的練習,都分別有不同的目標,有從角色出發的故事,從場景開始的發想,如何用物件定義人物角色,衝突的發生與解決.......等等,一次一次的呈現跟檢討,都讓同學累積表演經驗,並且連動到自己發展中的劇本。
 
通過三堂課的學習之後,發聲獎的同學必須完成一份完整的拍片提案,由評審進行審核,審核標準有「完整性」、「可執行性」以及「故事是否原創」等,最後獲選的提案,會交到下一階段的課程專業的線上導演手中,由導演擔任該劇組的監製,直接一名導演對一組劇組,進行顧問指導,同學並能依據不同提案的預算內容,得到一筆發聲獎獎金,做為拍攝執行的補助金。
 
本屆短片組最後獲選提案的有七個劇組,由易智言導演、沈可尚導演、黃亞歷導演、林君陽導演、黃嘉俊導演、李建成導演與謝珮雯導演擔任監製,陪同拍片執行。在這個最後階段,各劇組會有三次與監製見面的機會,分別是在「拍攝前準備期」、「拍攝執行現場」,以及「後製期」。劇組必須先做足準備,而監製亦會就不同階段任務,做經驗的分享、創作上的建議以及提醒劇組需要注意的事情等;過程中,劇組除了面臨拍片執行本身的諸多困難,亦有部分劇組在時間調配,或是團隊合作上遇到許多的挑戰。三個多月的執行期,最後完成作品入圍最終決選的共有六支作品,亦為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作品展現了這群青少年創作者半年多來的工作成果,同時也是台灣青少年對身邊人事物不同的觀察與關懷。
 



會員帳號 加入會員
會員密碼
驗證碼